- 發布人:qzjy
- 時間:2011-12-23
- 點擊:9102
- 來源:[db:來源]
手足口病科普宣傳資料——行動措施
???? 主講人:鄭聯????????? 時間:2009年3月4日
一、手足口病行動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防控工作機制
1、目的。完善學校領導、部門配合、各級參與的工作機制。
2、內容。學校建立由分管副校長負責協調的豐澤區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機制,成立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根據需要設立各工作組和專家委員會,具體負責轄區內的防控工作。
3、指標。學校及時下發成立手足口病領導小組和相應的工作組、專家委員會等相關文件;適時召開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會議,部署防治工作;根據疫情發展態勢,定期組織專家進行疫情研判,提出防治對策;儲備防控物資、藥械和救治設備,建立醫療資源緊急統一調配制度,指定后備救治醫院。各級防控工作機制應在流行前期(2月底前)成立。
(二)完善疫情監測和預警系統
1、目的。加強疫情監測和預警預測,科學研判疫情發展趨勢,指導當地適時啟動應急響應機制,開展相關防控。
2、內容。學校醫療機構對符合病例定義的手足口病病例應于24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學校醫療機構發現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時,應以最快的方式向轄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各級疾控機構做好疫情報告的審核、管理,加強疫情監測、普通病例和重癥病例的采樣監測工作,科學研判轄區的疫情形勢,建立預警及應急響應機制,根據學校疫情情況和預警分級,適時啟動應急響應,及時做好疫情預警通報和處置工作。
學校堅持晨午檢制度、缺勤缺課登記制度,落實消毒措施;醫療機構要建立和完善嬰幼兒家長手足口病防控知識宣教制度、晨檢制度、手足口病轉診治療登記制度;開展主動監測和病例搜索,對就診的發熱、伴或不伴皮疹的患兒,要指導家長立即帶患兒去定點醫院就診,防止延誤救治時機。
3、指標。學校醫療機構手足口病病例網絡直報及時率和準確率要達到100%;聚集性病例報告和調查處置率達95%以上;重癥病例和死亡病例個案調查和信息上報達100%;標本采集和送檢數量達到衛生部要求指標。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學校疾控機構主動監測和技術指導覆蓋率要達到100%;托幼機構和學校晨午檢、缺勤缺課、消毒措施實施等登記或記錄完整。
在流行高峰期,學校衛生部門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疫情研判應做到日統計、周研判、月評估,及時為政府提供決策依據和防控建議。
(三)規范醫療診斷與治療標準體系
1、目的。完善分級診療、功能明確的醫療救治體系,落實重癥病例集中收治、關口前移的工作措施,做到手足口病重癥病例早篩查、早發現,規范轉診,規范救治,有效阻斷手足口病患兒由普通病例向危重病例的轉化,提高重癥病例搶救成功率,減少患兒死亡。
2、內容。醫療機構切實落實預檢分診制度,做好病例的診斷、報告和規范治療;做好晨檢、宣教和轉診登記;要聯系定點醫院集中優勢資源救治重癥病例,ICU配置要達到標準要求;做好普通病例和重癥病例標本的采集,并及時通知疾控機構取樣,配合疾控機構開展聚集性病例、重癥或死亡重癥病例調查處置;加強醫務科感染控制措施落實,防止發生醫源性感染;加強網絡直報、訂正、核實;開展醫護人員的手足口病診治和防控專業知識的全員培訓,確保早診斷、早報告、早治療,減少重癥和死亡病例發生。
學校要科學安排調整醫療資源,合理布點,方便學生就近就醫,減少傳播風險。
建立重癥病例早期篩查制度,在手足口病流行期,要將手足口病重癥病例集中到市、區市級定點醫院進行醫療救治;醫務科要重點做好早期篩查和輕癥患兒的診療工作。醫務人員要熟練掌握手足口病重癥診斷標準,增強責任心,加強夜班值班力量,嚴密觀察,做到重癥病例的早期發現,堅決杜絕死亡患兒無重癥疫情上報的現象。
3、指標。學校醫務科對病例信息日報告制度執行率100%;手足口病疫情報告漏報率為0;疫情報告和訂正及時率100%;醫務科感染控制措施有制度、有檢查、有記錄。醫務人員對手足口病的診療標準掌握程度100%。
(四)建立和完善疫情防控體系
1、目的。在學校領導下,醫務部門建立以疾控、醫療為管理主體和防治技術支撐的,以附近醫院為依托的,橫到邊、豎到底的疫情控制網絡體系,規范開展手足口病疫情調查處置等相關工作。
2、內容。醫務科組織實施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工作,及時制定并調整防控策略,醫療機構承擔落實部門手足口病防控職責;指導學校重點部位、重點人群全面落實部門防控措施;疾控中心要建立和完善手足口病樣品采集、送樣和檢測機制;加強手足口病流行因素、病原型別變化、聚集性疫情等專項調查工作,分析流行特性特征;調查研究重癥病例和死亡病例的發生因素和分布特征,減少重癥和死亡病例發生。
3、指標。醫務科及時下發(轉發)手足口病防控相關文件和技術方案,根據疫情發展態勢調整防控策略;并建立重點部位、重點環節督導檢查制度,做到督導檢查有通知、有記錄;疾控中心要及時開展實驗室檢測,建立實驗室生物安全制度;對重癥病例、死亡病例和聚集性病例或暴發疫情及時進行流調和采樣,及時檢測病原,準確掌握病原流行情況;醫療機構建立預檢分診、會診、轉診、感染消毒、流調與采樣、病例會診及重癥病例救治等防控工作制度。
(五)落實群防群控機制
1、目的。在校黨委的統一領導下,由醫務科協調,各有關部門積極參加,廣泛發動群眾,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的作用,全面落實各項防控工作措施。
2、內容。各級要牢固樹立“大衛生”觀念,廣泛發動群眾、依靠群眾、服務群眾、造福群眾,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堅持發動群眾、依靠群眾、造福群眾的宗旨,以“清潔學校,保護健康”為主題對學校環境衛生進行集中清理,進一步改善學校環境衛生面貌。重點做好中小學生的防控知識宣傳教育,防控重點環節要成立手足口病防控領導小組,明確責任人、監督員、檢查員,在醫務機構的指導下,按照手足口病預防控制工作要求,具體做好校內的手足口病宣傳、消毒和病人的管理等防治工作。
3、指標。學校要建立由手足口病防控相關的群防群控工作機制。流行前期,動員開展愛校衛生運動和環境整治活動;流行期,開展愛校衛生運動和環境整治督導檢查;中小學晨檢制度健全,晨檢率要在90%以上。實行校干部包級責任制,依托學校學校醫務人員逐級落實責任。
(六)開展中醫中藥預防治療工作
1、目的。充分發揮中醫藥預防傳染病的特色和優勢,推廣中醫藥防病保健知識,通過中醫藥“治未病”,做到“花小錢、防大病”。
2、內容。根據溫病學基本知識和中醫藥對春季傳染病流行特點、發病變化規律、臨床癥狀和預后的認識,參考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防治手足口病臨床技術指南(2009年版)》,結合我市氣候特點、地理環境、居民生活飲食習慣、手足口病疫情特點、臨床表現、病毒特性、藥劑口味等,科學制定中醫藥預防、治療手足口病處方,開展手足口病中醫中藥預防治療工作。加強中醫藥防治知識的宣傳、中藥飲片的采購、中藥湯劑煎煮、配送等各項工作。
3、指標。制定符合我校實際的中醫藥方案,積極推動醫藥預防應用工作,全校醫藥防治手足口病知識知曉率普遍提高。
(七)開展多層面培訓及技術指導
1、目的。提高學校衛生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重點環節的防控能力。
2、內容。學校醫務部門要認真組織開展各班級成立衛生機構相關人員開展預防控制、醫療救治等防控技術的培訓,對重點地區、一線崗位的人員要進行多次強化培訓,提高早期發現報告、調查控制能力和水平。
3、指標。學校師資培訓分預防控制、醫療救治等重點環節培訓班;3月中旬之前完成學校各班級的培訓。
(八)大力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識
1、目的。增強師生自我保健和防病意識,發病后第一時間到定點醫院進行及時診治,以防延誤病情,耽誤治療。
2、內容。健康教育是手足口病防控的基礎,學校要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和網絡等各種媒體,加大手足口病的防治宣傳力度,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讓師生明白手足口病可知、可防、可治、可控,引導廣大師生提高防病意識,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3、指標。制定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宣傳實施方案,建立媒體溝通機制,有效引導輿論,通過各種媒體進行廣泛宣傳,提高防控知曉率,有效提高師生自我防護意識和保健能力。醫務部門將流行前期進行以明白紙、報刊、網絡等形式進行宣傳,做到防治知識知曉率達100%;學校手足口病宣傳畫張貼到位;以班級為單位,患者從發病到就診的時間間隔顯著縮短。
(九)建立落實防控工作監管模式
1、目的。指導班級規范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學調查、標本采集送檢、疫情報告和管理,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做好我校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
2、內容。建立屬地管理、逐級督導的監管模式。學校要對聯防聯控工作機制、落實部門職責和經費保障等進行全面督導檢查;尤其對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的督導檢查;開展對醫療機構疫情報告、重癥病例篩查救治、標本采集、醫院感染控制等方面的督導檢查;對疾控機構流行病學調查、標本檢測、疫情研判、防控措施等工作規范開展。
3、指標。聯防聯控機制健全,部門職責明確;督導檢查有方案、有計劃、有通報。定期與相關部門開展聯合督導,定期組織疾控、監督、醫療等開展系統內綜合督導,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
(十)建立有效的對口支援體制和技術支撐體系
1、目的。堅持上下聯動、逐級對口支援的原則,做好重點對象手足口病防控和醫療救治工作的支援和技術支持,規范落實防控措施和開展實驗室檢測工作。
2、內容。醫務科要加強市疾控中心聯系,確實加強我校手足口病的疫情監測、流行病學調查、疫情處置、實驗室檢測等的技術指導。
成立校手足口病醫務工作組,對全校各班級小醫務員工作進行指導、會診和人員培訓,重點指導學校做好重癥患兒的搶救工作;適時確定定點醫院支援的工作方案,按照衛生部、衛生廳的要求做好與手足口病對口聯系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聯防聯控。學校要加強對手足口病防控的領導,明確部門職責和分工,加大投入,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財政部門要保證手足口病防治經費,落實檢測設備經費、現場調查工作運轉經費、消毒藥械經費和宣傳經費等;宣傳部門要科學宣傳手足口病防治知識,疏導、緩解群眾緊張心理,普及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可治的大眾知識;醫務部門要負責做好小學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保衛部門要做好校門出入人員的管控等。確實按照手足口病預防控制工作要求開展防控工作。
(二)明確任務,狠抓落實。醫務人員負責組織、協調開展全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制定下發工作方案和技術方案,明確目標任務,督導防控措施落實。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要按照手足口病防控的有關技術規范,認真履行法定工作職責,重點做好手足口病的疫情管理、監測、現場流行病學調查、檢測、技術培訓和指導、提出防控建議等工作,開展手足口病專項調查。
嚴格按照《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工作任務,做好院內和責任區域內的傳染病防控工作,要重點做好全員培訓、落實預檢分診、感染消毒、病例會診及重癥病例救治及相關信息報告等工作。
(三)正確引導輿論,加強風險溝通。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開展通俗易懂的宣傳教育活動,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要建立輿情跟蹤分析機制,加強與宣傳部門的溝通、與媒體的合作,形成與主流新聞媒體的定期聯絡機制,把握新聞宣傳主動權。
(四)加大防控經費投入。各地衛生部門要盡早行動,對手足口病防控經費作出科學測算,及時向當地政府匯報,積極協調財政等部門,爭取將手足口病防控經費納入政府財政預算,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財力保障。
(五)加強督導檢查,確保措施落實。要切實加大督導檢查工作力度,制定督導檢查工作方案,定期對學校防控工作進行督導檢查,重點加強對小學的檢查,對防范比較好的單位給予通報表揚,對工作差的單位通報批評,限期整改,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