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人:qzjy
- 時間:2013-09-29
- 點擊:355
- 來源:
?
泉州市教育局文件
泉教人函〔2013〕65號??????????
????????????
? 轉發福建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規范普通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的若干意見
?
市直各學校:
現將《福建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規范普通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的若干意見》(閩教人〔2013〕73號)轉發給你們,請你們認真、及時抓好貫徹落實。
?
?
?
泉州市教育局???????????????
2013年9月10日
?
附件:福建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規范普通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的若干意見
?
?
?
???? ??????????????????????????
泉州市教育局辦公室????????????? 2013年9月10日印發?
附件
福建省教育廳文件 |
?
?
閩教人〔2013〕73號
?
?福建省教育廳關于進一步規范普通中小學
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的若干意見
?
各市、縣(區)教育局,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社會事業局,省屬中小學校:
為進一步優化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增強教育教學工作的規范性和實效性,深化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根據教育部頒發的《小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要求,現就進一步規范普通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行為提出如下意見:
一、強化師德要求
要自覺踐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福建省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考核辦法(試行)》,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認真履行教書與育人的雙重職責。
堅持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質量觀。教師不得進行有違職業道德的教學活動,不得以任何借口、任何方式體罰學生。教師要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準利用課余時間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參加有償補課,不得到社會機構從事補課活動。教師要牢固樹立法制觀念,堅持依法治教,規范從教行為,不得以非法方式表達訴求,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干擾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損害學生利益。
二、規范教育教學行為
(一)教學準備與設計
1.樹立現代教育教學理念。認真學習所教學科的課程標準,明確課程的性質和目標,領會課程標準倡導的基本理念,熟悉
本學科教材的編寫意圖、特點和各年級間教材的銜接關系,從整體上把握本學科教學內容標準和實施建議。
2.精心制定教學計劃。按時制定學期教學計劃,列出教學
進度表,安排好課外輔導、考試考查、綜合實踐等活動。教學計劃要符合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要求,符合校情、學情,具體可行,不盲目追求教學進度。要對教育教學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階段性檢查和總結,及時反饋信息,不斷調整和完善教育教學實施方案。
3.精心備課。備課內容主要包括研究課程標準和教材,分析學生課堂學習的認知前提和情感前提,合理確定教學目標,準確把握教學重點難點,預測學生的認知障礙,科學設計課堂作業,備好所需教具學具,選擇教學手段、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學組織形式等。采取集體備課與個人備課相結合的方式,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和資源,開展網上研究與備課,提高備課效率和質量。教學目標的設置要做到明確具體,將德育滲透于教育教學工作中。重視引發學生認知和思維障礙的教學環節和課程學習資源的設計,積極開發并合理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資源。恰當運用教具、學具、模型和現代信息技術等輔助教學手段。課內外作業的設計要有針對性、層次性,按照有關規定嚴格控制作業量。認真撰寫高質量教案(或學案),教案要因課程、教師、學生和教學環境的不同而異,突出個性化教案的設計。新教師的教案要重點關注規范性和有效性,有經驗的教師教案應突出研究性和創造性。
(二)教學組織與實施
1.營造良好課堂氛圍。根據不同的教學需求,統籌運用教學手段,創設有助于師生對話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營造平等、開放、和諧的教學氛圍。
2.把握好教學節奏。要保證學生有充分的學習時間,開展閱讀、研討、練習、實驗等學習活動。課堂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要求學生完成的各項學習任務要嚴格管理,教學節奏要因學生學習情況的變化而變化。
3.合理運用教學組織形式。注重教學平等合作,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課堂教學的參與度。關注課堂動態,有效生成教學資源。針對不同學生的差異,采用積極的評價方式適時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激勵學生圍繞學習目標參與學習活動。
4.認真批改作業。重視作業批改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倡導有針對性的面批。對學生作業中反映的問題要進行記錄并作歸因分析,有針對性地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加強矯正性教學。
5.關注學習困難學生。在課堂教學和作業指導中,要針對學困生的學習情況、心理特點和學習缺陷,制定個性化的輔導方案,促進他們主動參與學習。對學有余力的學生,要設計并布置適當的學習任務,發展他們的特長。
6.精心指導學生課外學習與生活。每學期組織學生開展一定數量的學科實踐性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制定節假日、雙休日學習與生活計劃,指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開展基于興趣與愛好的讀書、學科拓展和社會實踐活動。科學協調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安排,防止加重學生的負擔。
(三)教學測試與評價
1.合理安排測試頻次。要正確認識教學測試的功能,嚴格控制教學測試的頻次,不以考代練,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2.確保測試的命題質量。各類考試要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嚴格命題規范,提高命題質量,倡導“能力立意”。試題要適合學生實際,體現正確的學習導向。
3.認真做好閱卷和講評工作???/span>試后要及時、仔細閱卷,并進行統計分析,全面診斷教與學的情況。要精心設計并上好試卷講評課,提高講評的實效性,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鞏
固學習成果,提高學習能力。
4.堅持多元評價。各門課程的評價要體現本學科的性質,以教學目標的實現和學生行為的變化作為主要的評價標準。要改變單純以分數評價學生的辦法,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情感、能力和習慣,引導和促進學生全面提升學科素養。嚴格執行考
試規定,不能按考試成績給學生排隊或公布名次,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四)教學反思與研修
1.重視教學反思。定期對課程資源開發、教案設計、上課、作業教學、考試、學生學習與生活指導等教育教學活動進行反
思,總結經驗,找出問題,明確方向,在不斷實踐與反思中,明確和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特色。
2.重視教學研修。主動制定專業發展規劃,大膽開展教育教學實踐,積極參加教師培訓、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提升專業發展水平。
三、落實工作措施
(一)制定實施意見。教育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提高對規范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加強領導,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本《意見》精神,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意見。學校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規范教師教育教學行為具體實施方案,扎實推進工作的落實。
(二)落實責任。規范中小學教育教學行為的重點在學校,中小學校要把規范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納入教育教學管理的重要內容,為教師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提供必要的條件,同時加強跟蹤管理,切實糾正違規教學行為。要抓好教育教學工作考核,把中小學教師規范教育教學行為的考核結果作為教師工作績效考核和崗位聘任的重要依據。
(三)加強督促檢查。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把規范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行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辦學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標準,列入學校領導班子考核評價和學校督導評估的重要內容,對中小學教師教學行為混亂、管理不力的學校,要指導學校限期進行整改,整改不力、教育教學秩序不能得到正常維護的,要按照我省規范辦學行為的有關要求追究學校和校長的責任。
????????????????????????????????
?
?
?
福建省教育廳
???????????????????????????????? 2013年9月3日
?
?
?
?
福建省教育廳辦公室??????????????? 2013年9月4日印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