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人:qzxx
- 時間:2023-09-28
- 點擊:283
- 來源:
中秋節來臨之際,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泉州市特殊教育學校開展“喜迎中秋佳節,弘揚傳統文化”主題活動,組織聽障職專生活服務班學生制作月餅喜迎中秋佳節。
9月25日上午,西點教室傳來忙碌的聲音。在鐘華老師的帶領下,生活服務班的同學們早早集合,揉面、醒面、分料,同學們忙得不亦樂乎。接著,稱重、搟皮、包餡、用模具定型、刷蛋液、再到烘焙,大家分工協作,干得熱火朝天。經過一上午的努力,近200個蛋黃蓮蓉月餅制作完成。當一盤盤色澤金黃的月餅端出烤箱,濃郁的香味飄散開來,看著烤盤里擺放整齊的月餅,同學們的成就感油然而生。隨后,將制作完成的月餅包裝后分給同學們品嘗,獲得了一致的好評。
親手做月餅,香甜迎中秋,品出中秋特有的韻味。通過這次活動的開展,不僅增強學生的動手協作能力,而且提高他們主體參與意識,讓大家感受節日的快樂氛圍的同時厚植家國情懷。
中秋節,是寓意著合家團圓的喜慶日子。作為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起源于上古時代,普及于漢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寄托了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衍生到今天,除了吃月餅,還有很多習俗,例如:賞月、賞桂花、飲桂花酒、玩花燈等等。同時,也會食用柚子、芋頭、楊桃、湯圓等一些寓意團圓的應節性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