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人:qzjy
- 時間:2011-11-03
- 點擊:3545
- 來源:[db:來源]
原本只是因為暑假去過了西藏,居于對藏區有些許了解才對那兒相關的小說比較感興趣,于是開始看這本書,但是看完才發現,吸引我的不僅僅是西藏,更多的是當地居民的淳樸,以及作者對那片土地對月光深深的感情。非常感人。
??? 迄今為止,生活在藏區深山草原上的人們,因地理環境惡劣,時常遭遇泥石流和山體塌方,至今未能通電修路。他們生活幾乎與世隔絕。《酥油》作者作為寺廟活佛請去的義工支教者,從零五年開始從事寺廟孤兒院工作。前后記下六十萬字日記,用心靈完成這部作品。
??? 書中的梅朵千辛萬苦來到深山草原,把全部的熱情和愛留在這里。從一個如花美眷成為一個百病纏身的女子。為了那一個個尋找出來的孩子,為了那斑駁殘破的碉樓學校,為了給流離失所的孩子們一個庇護所……月光是喇嘛安排幫助梅朵開展工作的當地草原男子,梅朵和他以及那些他們一個一個從深山草原里找出來的孩子相依為命。梅朵和月光,漸漸相愛,深愛,經歷生死,不管是遭遇泥石流,還是雪崩,他們不離不棄。
然而,梅朵的身體終于支撐不住了,胃病、貧血、吐血。月光恪信寺廟的力量,可是寺廟救不了梅朵的身體。寺廟甚至救不了孩子們。 梅朵的夢想一直是,教會孩子們最基礎的知識,把孩子們送到縣城讀書。可是最后,她發現,多農喇嘛的意思不是這樣的,被她視為親人,并且是孤兒學校的最堅定的支持者——多農喇嘛,只是想讓這些孩子有一些文化,然后再到寺廟當識字的僧人。梅朵覺得自己的夢想坍塌了,她看著那些孤兒們,他們是多么想走出草原,可他們的命運,其實早就被注定——只有她和孩子們天真的相信,命運可以被改變。梅朵和月光的爭執越來越多,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梅朵對宗教的質疑令月光憤怒;月光也無法支撐起梅朵的夢想。梅朵苦苦支撐,終于徹底病倒,回到漢地治病。
碉樓再次廢棄,孩子們重新離散。梅朵離開草原一年多,回到城市,身兼數職,拼命掙錢,一邊治病。然而,麥麥草原在梅朵離開后經受了一場罕見的泥石流災難,大量村民死在這場災難中。災難過后,月光與梅朵斷了聯系,梅朵未能如約歸去,令月光以為,梅朵已經病死。依循喇嘛的指示,月光出家了,立志修行成一位喇嘛,用一生一世來為病死的梅朵和在泥石流中遇難的家人念經超度。等她終于再見月光,卻是在寺廟的臺階上,那個曾經日夜陪伴她的歡樂青年,他的長發已經剃度。手執經書。穩步,沉著。口念經語。高大的外身,裹著寬厚復疊的絳紅僧袍……
對比小說中梅朵的教育工作,想想我們生活在南方的人們,環境是多么的好,我們作為特校的老師應該更多的投入到工作中,作出自己對社會的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