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布人:qzjy
- 時間:2011-11-03
- 點擊:3606
- 來源:[db:來源]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黑柳徹子的代表作,它是一本沒有教育名言的教育名著,作者用自己的經歷講述著教育故事,仿佛在重溫著一段美好的回憶。而其中在很多細節中所體現出來的教育理念,卻又是讓許多教育者所震撼的。當黃秀云老師給我讀這本書時,我被書中的主人公小豆豆天真,善良,純潔,自然的行為和語言所打動,作者平實樸素的文風,小豆豆隨心所欲的流露,巴學園里親切,隨和的教學方式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黑柳徹子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來對巴學園、對小林老師的濃濃的愛意深深地感動了我,我覺得書中不僅是作者對自己在講述自己的童年生活,而是在提倡和介紹一種教育制度。
文中的巴學園是一所學校,一所專門收所謂的“特別學生“的學校。小豆豆是個在一般人眼中名副其實的“壞學生”,文章第一篇就講了小豆豆的媽媽和老師的見面,老師說小豆豆在上課時候注意力不集中,不是不停地拉抽屜,就是對屋檐下的小燕子打招呼,要么就是站起來對窗外的宣傳藝人打招呼,然后請他們表演,好不容易等藝人表演完一曲,也已經下課了。她看見任何有趣的事情都會快樂得大叫等等。總之小豆豆隨性的滿足著自己的好奇心,全然不在乎學校的相關規定。這么一來,老師還能講課么?……接著開除、轉學,精彩的巴學院生活才開始。
豆豆的校長小林宗作先生的教育方針:“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著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并讓它們得以發揚光大 ,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他還注重全面地培養孩子,聘用老師也不用一定的學歷,而只要學生能從他們身上學到一些可用的知識,就可以成為巴學院的老師,譬如說巴學院有一次請了一位農民來為學生們當老師,教導學生們如何除草,插秧。
而巴學院最妙之處是教導學生尊重別人,尊重自己。 也就是現在我們所提倡的“愛人,愛己” 可是校長真正地實現了這一點。 比如說,巴校長第一次見小豆豆的時候聽她講了四個小時話,不打斷,知道她想停的時候才停。一個一年級的孩子,還是和校長先生,這是多么不可思議的事啊。這就是尊重。有了尊重才能夠溝通。正是這樣一個校長,一生致力于教育方法的研究。在書中有一個得了侏儒癥的孩子高橋,校長為了他舉辦了學校的“小型運動會”。 比賽項目都是一般學校沒有的,而獎品會是一顆菠菜或是一顆蔥。在他根本無法跳過比自己高很多的木馬時候在背后暗暗地幫了他一把,使他得到了自信。也贏得了同學們的贊嘆。這么一來,培養了殘疾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補償———自尊和自信。諸如此類的例子,多不勝數。
記得小林校長每次開飯前必問的“海的味道,山的味道”,我不禁在心里笑了起來,為這位可愛又有智慧的校長老師。“不要挑食,要注意營養均衡。”這應該也是我們經常對孩子們說的話吧!但小林老師卻對家長們說著“請讓他帶來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在午餐時,他和夫人就拎著桶逐一檢查孩子們的飯盒,誰少了“山的味道”或“海的味道”,夫人就從相應的桶里給孩子們添上菜。更為巧妙的是,當孩子們認為小豆豆黃色的魚松是“山的味道”時,小林校長就耐心地給孩子講解了它的來源與做法。于是,午餐也變成了孩子們”自主,探究的課堂,是他們快樂的課堂。
作為教師,面對小林宗作先生,我感到慚愧。他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值得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深思的。作為讀者,讀完全部內容,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時代,想起了那些老師,同學,朋友。看著背著沉重的書包去讀書的孩子們,我們每個人都會慶幸小豆豆遇到了她一生中最好的老師,他總是想盡辦法來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保護他們小小的自尊心不受到傷害。他不會阻止孩子們做一些危險的事情,他也不會要求孩子們刻意的去做什么事情,他總是努力的尋找一些可以讓孩子們更容易接受和愿意接受的方式去引導他們。是小林宗作先生給了她最適宜的土壤。而我們,真的也應該好好想一想:我們究竟應該給孩子創造一個怎樣的成長環境。
“你是在愛孩子還是在傷害孩子?”這是書的封面標簽上的一句話。讀完這本書,我想會有很多同仁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的。“我們離孩子有多遠?”這是我讀完書后又產生的一個問題,書讀完一遍,而思考剛剛開始!我想,要成為一個成功的教育者,絕非一朝一夕可以促成的,要從平時的點滴去積累,從每一件小事去關愛每一個可愛的學生。???????????????????????????????????????????????????????????????????????????????????????????????????????????????????
?
?